有家不回, 也要在外飘零。
(资料图)
少女、继父、母亲三个关系, 展现出了“女大不避父”的悲剧。
这个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零下的风》值得每位家长深思, 大尺度的背后,更多的是问题的展现。
初次观看的时候, 总觉得导演“小题大做”, 成年之后才明白这部影片的真实意义。
亲生母亲站在门外, 一次次的用眼神注视, 找不到理由上前阻止,为什么?
身为孩子的继父,疼爱本是一件好事, 但没有边界感的“触碰”, 应该被如何定义?
女大是否应该避开异性, 这是一个高端的“话题”。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小夏,12岁之前, 她生活的非常幸福。
爸爸妈妈疼爱,一家人其乐融融。
柴米油盐的浸染下, 小夏成为了一个尴尬的存在。
从她记事那一刻起,都是父母为了琐碎的小事,争执的画面。
后来小夏见证了两个人的离婚时刻, 讽刺的是,爸爸和妈妈谁也不愿意带着她。
最终, 还是法院判决,小夏跟随母亲生活。
不得不说,离婚对于每个孩子来讲, 都是一件“痛心”的事情。
相比较父母之间“争夺”,“踢皮球”一样无人理会, 才是最为悲哀的事情。
小夏的妈妈为什么不愿意抚养孩子? 毕竟是十月怀胎生下的宝贝。
因为这位母亲, 和男友的生活空间很狭窄, 容纳不下“三个人”。除此之外,在她的心里,女儿的存在,会影响两个人的二人世界。
权衡利弊之后, 她决定让小夏先跟父亲生活一段时间。
这天,一辆或车停在了小夏的家门口, 她懵懂无知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
一抹凄凉和心酸涌上心头,但是小夏表现的很坚强、懂事。
她害怕母亲不要自己, 只能听从对方的话照做。
不成想,小夏的亲生父亲听闻女儿要来找自己,将大门关闭, 假装家里没有人。
小夏孤零零的坐在大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心中的希望一点一点的磨灭 ,对亲生父亲的恨意,也逐渐的滋生。
夜色逐渐降临,她不知道往哪里去, 只能胆颤给母亲打电话。
就这样,小夏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母亲和继父的家中, 三个人蜗居在一个“洗漱都错不开身”的房子里。
她生活的非常谨慎, 懂事的让人心疼, 颇有一种寄人篱下的姿态。
坦白来讲, 跟着母亲改嫁的孩子 ,大致都是这样的姿态。
除了母亲之外,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陌生人, 需要小心翼翼的相处。
值得一提的是,小夏的继父对其非常疼爱。
虽然这个男人不务正业,给人的感觉游手好闲,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讲, 比小夏的母亲和亲生父亲还要负责任。
他给予了小夏成长过程中的陪伴, 总是有求必应的帮助。
三个人晚上睡在一张床上, 重组家庭的温馨, 隔着屏幕都可以感觉到。
但是小夏的亲生母亲,起初还可以接受, 随着日子越来越长, 心中生出了一种别样的 “担忧”,这是为何?
原生家庭的不幸,从某种角度来讲, 对于小夏是一种“心灵上的创伤”。
母亲自始至终,没有意识到,孩子内心的渴望和需求。
尤其是寻找亲生父亲之后, 小夏整个人的心态就发生了转变。
继父的接受和包容,就像是一缕阳光,照射在她温暖的胸膛,悲哀的是, 这个男人并非是无私的付出。
两个人本就没有血缘关系,小夏的母亲害怕, 自己心里想的事情,会真的发生。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更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担忧”。
疼爱是一件好事,但没有了“边界感”,就会让人浮想翩翩。
单亲家庭的孩子, 长时间缺乏爱的关怀和陪伴, 很容易对陌生人,产生心理上的依赖。
小夏就是最好的例子,亲生父亲无法给予的“爱”, 她将希望都寄托在了继父的身上。
一言不合就是撒娇, 再者就是抱抱举高高。
但话说回来,亲生父亲是异性, 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回避”, 更何况是继父?
从某种角度来讲,小夏的母亲并非是没有道理。
继父和小夏相处的过程中, 行为举止都在时时刻刻挑拨着她的神经。
某天小夏睡着后, 继父一身酒气来到了她的房间。
看着稚嫩的皮肤,男人抚摸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小夏的母亲默默的注视着,并没有第一时间上前阻拦, 她不知道如何开口。
倘若站出来质问,势必会影响到两个人的感情。
但是默认,“不好的事情”是否会发生, 就像是一个“悬着的剑” 。
后来男人猛然回头, 看到了妻子的身影,停止了手上的动作。
睡梦中的小夏浑然不知,朝夕相处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嘴脸,每每看到这一幕都让人觉得心疼。
也是这晚后, 母亲对小夏的态度,发生了三百六十度的转变。
她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仿佛两个人就不是母女的关系, 小夏就像是个情敌一样。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女孩, 出现在了小夏的生活中。
她叫阿珍,也是被原生家庭舍弃的女孩子。
两个人心心相惜,宛如“孤儿”一样, 有着说不完的体己话。
过程中,阿珍相依为命的奶奶离开了这个世界, 小夏展现出了善良的一面。
不过在我看来, 这个女孩更像是联想到了自身。
曾经父母离婚的时候, 她就是“无人问津”, 阿珍何尝不是一样的姿态?
后来小夏找到了继父, 央求他收留小伙伴一段时间。
就这样,阿珍住到了小夏的家里,原本狭窄的空间, 变得更加紧促了。
朝夕相处的日子里, 两个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我觉得这一幕非常讽刺, 小夏和阿珍都是被家庭舍弃的人 ,这样的情感建立,刺痛了多少人的心?
日子一天一天过着,阿珍后来被家人接走了, 小夏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卧室。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母亲的脸上的笑容逐渐变少, 小夏继父的行为,越来越让人琢磨不透了。
这天小夏在沙发上睡着了, 母亲刚想要上前唤醒,结果男人制止了。
直接一个公主抱,将放到了卧室的床上。
也是从这一天开始, 一向懒惰的男人,开始变得勤奋起来。
不仅会主动给小夏洗衣服,而且喜欢在她的面前表现。
直到母亲的工作发生变动, 继父的真面目,展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商量工作的时候,小夏妈妈说如果成功了,就可以得到一个大房子, 一家人就不用挤在一张床上睡觉了。
继父望向卧室的门,脸上写满了不情愿。
小夏的母亲看穿了这个男人的心思 ,专门说道:“女儿长大了,未来还要住在学校,不可能一辈子和我们在一起”。
这个男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夜深人静的时候, 他偷偷拿起了小夏喝过的矿泉水瓶。
心满意足的饮下,然后脑海中盘算着什么。
第二天, 这个男人买了不少酒水, 提出想要和女儿庆祝一下报考大学的事情。
小夏没有任何的戒备,推杯换盏下, 整个人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隔天醒来的时候,小夏整个人惊慌不已。
她身上的衣服凌乱, 预示着昨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悲伤不已的她,仓皇的逃出了家门,那一刻小夏心中对继父的亲情, 都转变成为了愤怒、厌恶。
平复情绪后,她找到了母亲, 希望可以给自己主持公道。
不成想,母亲劝她忍耐,甚至大言不惭的说:“这不是第一次?我们忘记重新开始”。
无法想象,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宛如魔窟一般。
羞愤不已的小夏,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外出打工, 她害怕类似的事情发生。
与此同时,在母亲冰冷的态度下,小夏也意识到了, 自己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存在。
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 她决定外出打工赚取学费。
通过自己的付出,来告诉母亲, 她并不是养了一个“拖油瓶”。
过程中,继父多次道歉,希望她可以回到家里。
小夏没有理会, 直到她赚到学费回家的时候,才恍然大悟, 自己又被抛弃了……
可能对于母亲来讲, 小夏就是自己婚姻的破坏者。
她自始至终,都没有去认真的想过,女儿和丈夫之间, 应该保持着“边界感”。
《零下的风》大的并不是“尺度”, 而是人性潜藏的“恶”。
希望每位家长, 不要因为“小”失“大”。
孩子的成长道路只有一次,可能会很累、很操劳,请一定慎重、慎重、再慎重!